当前位置首页 » 新闻中心 » 专题专栏 » 风物咸阳 » 民俗风情

粉匠

时间: 2023-12-04 15:38:00
来源: 咸阳地方志办公室
作者: 地情信息科
责任编辑: 王昕
【字体: 打印

咸阳境内民间把加工粉条的人称之为粉匠。加工粉条的原料有两大类:一是粮食类,如扁豆、豌豆、绿豆等;二是薯类,用土豆(洋芋)、红薯等。粉条加工程序比较复杂,工序多,技术性强,季节气候也很重要,一般都在每年的深秋或冬季加工。

粉匠的设备、工具较多。首先得有一处窑洞或房做粉房,主要设备有石磨一合,大瓷盆、小瓷盆若干,大小铁锅各一口,摆粉槽或池一个,吊包及吊架二副,晾晒粉条木架一个,粉棍若干。工具方面有葫芦漏瓢,按不同规格至少三把,碾压粉面的木滚子一把,搭芡木马勺一把,大号竹篾笊篱一把,熏粉面笸箩一个,棉被、白布各一块,另外,还要饲养一头毛驴,用来拉磨。上述设备齐全后方可开工。

先将原料浸泡上磨,磨成糊状,用桶箩过滤成粉浆,盛于大瓷缸内。沉淀撇去浆水,吊包滤干,备用(加工薯类时,先将薯块洗净剁碎,磨成糊状,经过过滤、沉淀,吊包滤干)。

漏粉条是关键的工序。将备用淀粉掰成小块,垒放在笸箩内,再放进一小碗硫黄燃着,用大块棉被盖严,俗称熏芡面,目的是为了让粉条呈纯白色。8小时后,将芡粉碾压成粉状芡面。和粉面的关键是搭芡,先取少许芡面加入开水,用木棍搅拌,再盛进木质搭芡瓢,用力搅拌成团状物,下入开水锅中沸煮10分钟,又盛入木芡瓢内,再搅拌,往复5次至7次方可。把搭好的芡团倒进和粉瓷盘,加入少许白矾,用木棍搅拌,待白矾熔化后加入粉面,入手调拌。和粉面是力气活,以不见芡面疙瘩才算和好。接下来是漏粉条。将和好的芡面分次盛入六孔漏瓢内,粉匠一手执漏勺,一手轻轻捶打瓢沿,待漏出的芡丝均匀后,快速漏入开水锅中,一助手将开水锅中飘起的粉条挑在木棍上,待一瓢漏尽,另一助手用大笊篱捞出粉条,放进摆粉槽中的清水中摆洗。槽中的水不能热,要不断加冰块降温。摆洗好后,上架吊起,待水控干后,移到户外晾干、扎捆。

境内民间粉匠有正规的师徒关系,学会漏粉不甚难,但会绝活者则无几。如今,粉条加工多数采用机械加工,缩短了加工周期,节省人力财力,提高了工效。也有农家小户,用饸饹床子自己压制粉条,但就粉条质量而言,远不如手工加工的质量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