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清代《长武县志》三部曲—清康熙《长武县志》、清乾隆《长武县志》、清宣统《长武县志》正式影印发行。
清康熙《长武县志》作为长武早期历史记忆的重要承载,映射出当时长武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革与发展,详细记载了长武彼时的疆域范围、山川地貌、城池建设等基础信息,为后世勾勒出一幅古朴而清晰的长武地理画卷。以洪家堡为例,志载当时洪家堡的设置,清道光七年更名为洪家铺,1984 年又进一步分设为关路村与庄里村,这一记载为研究长武村落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线索。
清乾隆《长武县志》共12卷,皆以表格形式记述,约7万余字。这一创新体例使内容简洁明了,便于阅读与理解。记事下限至清乾隆四十八年(1783 ),涵盖县境沿革表、山川表、故城今城表、桥亭镇堡寺庙表等丰富内容,为研究乾隆时期长武社会风貌提供了关键依据。
清宣统《长武县志》堪称旧志中内容完备、史料详实、记述完整的典范。卷首辑录康熙、乾隆旧志中的序与跋,卷中收录前志内容并加以增补续修,卷末附录金石艺文,基本保持了志书的连续性。通过此志,可深入洞察长武在宣统时期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,对研究清末长武的发展变迁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。
此次清代《长武县志》三部曲影印发行,为研究长武地方史、文化史、社会史及地域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,并进一步增强长武人民的文化自信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